自前朝以来,男女婚配皆由父母、媒妁做主,多数婚配难以持续幸福。至大盛太祖起,一改旧俗。
男子十五岁可娶妻,女子十三岁可嫁人。若是过了这个年龄,便要等到女子十五岁笄礼后,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前后,托了靠谱的媒人牵线说亲。如若双方都瞧不上眼,待春暖花开卫湖畔的踏春赏花会,或是上元灯会,不少男女可在父辈陪衬下,得以短暂见面接触,男女双方要是有意,再由长辈托媒人进一步商议。
不过,卫城的上流社会子女相亲,很少在公开场合进行,多是通过双方家族父辈,或是当地有威望的人物牵头,他们会包下高档茶坊、别院等场地秘密进行。由家里长辈同行,遵守礼仪进行品茶、作词等进一步交流。
唐清欢早在二日前,将清欢茶坊被人包场的消息传了出去,和着沁香酥饼也暂停售卖。
这天风雪歇停,阳光极好。茗酥几人早早落了店,将全日的茶点、酥饼、小食备齐。定琴居的伙计也将备好的六十坛‘醉清欢’,移送到清欢茶坊。五坛品尝,五十五坛售卖,只剩下这些库存。林傅盛这几日,连夜发酵酒曲,若有需要‘醉清欢’的客人,需提前五日预定,其余日常的酒水足够供应的。
此时的清欢茶坊,已经微微变样。一楼原先二十几张桌子,被收拾重新绕着四方形排列,多余的桌椅则搁置后院。中间立了一块厚台面,上面依次放着三十坛‘醉清欢’,竖着一副字画,上面写着:两情初悦眼波通,玉人相对词阕浓。采得清欢传意处,高堂会坐默相逢。
前面放着一张琴案,搁上一床古琴,侧面是文房四宝的木桌。四周立了些屏风,上面挂着一些梅兰四君子的字画。横面两排的桌椅相对,竖面两排的桌椅相对,这样男女各自错排而坐。各处角落又放了一些炭火盆,待客人一到添些炭火,屋内暖如春日。
二楼的楼梯口处,挂绛色鸳鸯戏水暗绣纱帘,每间雅座以湖蓝色纱帘分隔,内里立上一盆梅花,除了与一楼一致添置炭火盆,还备着暖手炉。二楼空闲地,放上矮凳供媒婆等候。此处与楼下不同,买了‘醉清欢’相送的男女,顺着父母的脚步上这二楼聊上一会,要是门当户对一拍即合,便让帘外的媒婆进来磋商嫁娶事宜。
辰时正刻,龙团将木门缓缓推开。不多一会儿,外面成群结队、衣色光鲜的客人迈了进去。松烟和着其他小二,将男、女家眷分开落座,移上竹编带盖篓子,将他们的大氅放入。
林傅盛匆匆赶来,端坐于琴案边。优雅抬手,指节微屈,将指尖缓缓下落弦上,错落有致的拨压,清越之声如溪流流淌,清脆悦耳。
待家眷、沈知微到齐后。依着清雅的琴声,沈知微向在坐各位福礼,清声说道:“今日多谢各位叔伯婶娘、兄弟姊妹赏光,小女在此谢过诸位了。今日这场‘悦采会’,原是借着茶坊吟诗作词的由头,让双方有个照面的机会,若有中意之人,便采买一坛‘醉清欢’表明心意。眼下先请各位歇歇,啜上一口‘醉清欢’,吃上一块酥饼,容我说说规矩。”
沈知微宣布活动分两步。第一步最佳才子,落座的年轻男子需现场以‘醉清欢’为题,吟诵诗词,或是弹奏一曲。由下面年轻女子拿着桌上的梅花投票,得票最多的,由沈知微递上‘雅俗’的竹牌。
第二步才子择偶,获得‘雅俗’的男子,若看中席间的女子,举竹牌示意,招呼林掌柜购买‘醉清欢’一坛,并附写词笺表白,由侍女送酒至女席。女子若有意,回赠绣帕或题诗、词一首,托侍女回传男子,双方家眷行至二楼详谈。
若是席间未得竹牌者,也可寻店铺伙计,送上词笺,倘若对方有意,也可以买上一坛‘醉清欢’,双方家眷行至二楼详谈。
唐清欢巡视四周,确保黄云轩未到现场,才松下一口气。不过席间,她瞧着一女子,长相微似于她。
第一轮,是一位身着白色直裰,剑眉星目,眼尾微长,鼻梁高耸,厚唇润泽,下颌利落的男子。他簌簌落笔,顷刻,朗声道:“蝶恋花�9�9醉清欢——茶坊迎坐悦佳人。对面相照,翘首顾盼笑。为博颜归一笔落,只取雅俗竹牌好。浅啜清欢醉梦消。回眸一笑,郎君心意了。若问佳丽可投意?一方手帕半作答。”
他朗声拖尾最后一句,竟然取得在场女子梅花一支,片刻后,将购买的‘醉清欢’送于当时他凝视的对桌女子,二人顺着父母的脚步缓缓上了二楼......
这‘悦采会’半响后,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,身边坐着妻女,慢慢起身道:“这酒我饮得高兴,也来即兴一首.......”
他潇洒念道:“五十柴米累弯腰,两鬓霜雪换儿娇。今朝忽觉清欢好,汝眉弯弯比酒醪!”
他身侧的老妇人,听着红了眼,向林傅盛道:“掌柜的,给我们来两坛........”
他这么一出,周围几个老儒夫妇,纷纷老伙计跟着起哄:“算我一个!我要与内子共饮此酒,共贺松柏同春!”
林傅盛抬手,慢慢口:“各位今日此酒备的不多,这些是为在场男女相看亲事备下的。要是各位对这‘醉清欢’有兴致,尽可在我这里预定。过个五日,去隔壁‘定琴居’取了便是。”
唐清欢吩咐松烟,去座上一一记录收钱。片刻之余,活动又继续开始。就在第五轮时,木门被轰然推开。众人转身望去,是那冤魂不散的黄云轩。
他躬身作揖,挺立身板朗声道:“惊扰各位的雅兴,实在抱歉!在下黄云轩,乃梅公侄子。已行冠礼,也想寻一妙龄女子婚配。”
众人听他是梅公侄子,纷纷起身回礼。他见唐清欢不说话,又道:“唐小娘子,林相公不知是否打扰你们。”
林傅盛面色淡然起身,摊开左手,说道;“黄公子光临,是我们招待不周才是,请入座。”
那黄公子皮笑面不笑,走向空出的座位,就在落座时,他忽地故作惊色。
“对了,我想起了。今日带了景王御赐给叔叔的熊白,说是大鲁来犯,梅公以茶换马,有功!特意赏赐的,既然诸位都在此,不如.......”
他将目光扫了一眼台上的‘醉清欢’,又假笑道:“不如就用这‘醉清欢’好酒,做一道微醺熊白,如何?”
席上众人听闻是皇上御赐的熊白,一时眼热,喉间咕噜作响,纷纷咽着口水,连连点头。
熊白?唐清欢与林傅盛相视片刻,她上前忙道:“黄公子美意,甚是难却。不过......这熊白是圣上御赐,恐非一般人能享用。各位,还望三思而行......”
席上众人一想,唐清欢话中有道理,又一致摇头。
“既然如此,我就不勉强大家了。前日,我买了二十三坛‘醉清欢’味道甚好,想着这酒烹饪熊白,味道一定极好。”
唐清欢面色冷淡:“如此,黄公子就拿回去用剩余‘醉清欢’烹制就好了。”
黄云轩还想说些什么,顿然停住。他的目光盯着对面与唐清欢有点相似的女子,唐清欢唤了几声,他才回神,转头询问台上的沈知微。
“敢问知府千金,用何题作诗?”
沈知微面露厌色,从容舒缓道:“醉清欢!!!”
他目不转睛盯着那女子,寻思片刻,簌簌几下落笔,待他写完,抬头凝视对面,朗声道:“粉脂玉面俏佳人,秋水双眸柳叶匀。杯里清欢醉别绪,一斟浅酌落红尘。”
说罢,众人整齐鼓掌,剩下未至二楼的女子,纷纷向他投去梅花。待沈知微不甘愿将‘竹牌’递上,他向林傅盛买了一坛‘醉清欢’。
此刻,唐清欢与林傅盛甚是紧张,难不成他要送给唐清欢?果真如此,那林傅盛头上的绿帽子戴定了。
只见他将坛子绕到空缺口,向对面迈去。走到那女子与身边老头面前,行了一个礼。沉声道:“敢问姑娘贵姓,可愿接下此坛佳酿?”
“黄公子有礼。”老者欠身,指了指身旁垂首的少女,“这是小女,名唤云曦。老夫姓邵,邵亦府。”
话音刚落,身后便起了细碎议论:“原是他?城南邵家,可是三代簪缨,藏书万卷......听说早就败了。”
“可不是,如今竟想靠女儿攀附......”
“原来是邵员外.....这酒?”
老者连忙接下,又道:“如若公子有意,我们可上楼说去。”
黄云轩盯着邵家闺女顿了顿,忙道:“邵员外,不如去梅府,或是你府上。今日,我叔叔没有同我一道.......”
老者一听连连点头,对面前之人甚是满意:“听公子安排.....”
说罢,那三人缓缓向外走去。沈知微与唐清欢相视而笑,随口齐声低语:“他终于转移视线了。”
这时,从楼上下来一女子,走到沈知微处。面露诧异道:“我怎么从来没有见过他,也没有听叔叔说过,何曾有这么一个侄子?”
原来面前的女子叫梅若兰,是梅公弟弟的女儿,今日是她小姨偷偷带她出来相亲。
既然梅若兰说了,梅公没有这么一个侄子,那黄公子的身份定是假的。
唐清欢的直觉告诉自己,这男子和景王脱不了关系,甚至就是景王。只是.....没有确切的证据。不过,刚才那女子被他看上,心中隐隐不安。
这时,耳畔的引灵灯传着灼热之感,眼前金字浮现:
【恭喜助夫兴家,酒铺初开得民心,功德值+50!!!当前累积320功德值。】
今日宴会后,五十坛‘醉清欢’全部售罄。趁着他们休息,她赶紧给远在云京的陈大郎,写了一封信,毕竟他是见过景王的.......